第74章 12.19——(1/2)

作品:《死得其所系统

“土地兼并日益严重,此等趋势既然无可阻止,与其让世家私下行事,伤天害己,不如由朝廷掌控,允许土地自由买卖。”

“简直荒谬!你也知兼并危害,土地乃农民立身之本,岂能放开买卖?那不是富人可以勒逼贫民卖地?世家可以合法侵占平民土地?”

“所以,我说,由朝廷掌控。土地买卖事项由官府有司专项审批,计入吏部考核。土地买卖必须符合朝廷法令,具备相关手续,得到有司批准,才能进行,产去税移。

我天/朝上国,礼仪之邦,素以农耕传世。区别于胡虏蛮夷,劫掠不定。土地者,立身之本也。土地流转,卖方失地,存身不稳,而买方得利,当课以重税。”

程知停顿数息,见赵昊没有其他反应,便接着道:“我大晋赵氏,本是前朝遗臣。前朝末年,废帝昏庸无道,宠幸佞臣,迫害忠良,先祖揭竿而起,取而代之,建立大晋。此后,大封功臣,与民生息。先祖为国举事在先,及时止戈,消减动荡。大肆封赏在后,授爵授田,稳定朝纲。

大晋至今,帝传六世,百姓繁衍,丁口滋众,勋贵壮大,几乎无田可授。加之世家揽权,朝臣结党,吏治不清,土地兼并已是常态。

王叔,现今土地,大多集中在世家贵族之手,你想打破兼并,便是要从世家口中夺食,将世家私有土地变为朝廷公有,何其艰难?还会被视作与民争利,为清流口诛笔伐。

时移世易,既是如此,与其向勋贵世家直接动手,不如换种方式,彻底将水搅混。
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除了那些子毫无实干只求虚名的酸儒,能左右门庭传世的勋贵世家的,唯有永恒的利益。

改制与否不是重点,改制能否带来利益才是关键。

“永恒的利益?”赵昊喃喃自语,思及这些年的经历,似有触动。

“正是。王叔昔年,强硬刚直,为保证法度威严,彰显朝廷革新之决心,可谓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,好生杀鸡儆猴了一番。世家之势已成,这番行为,强行压制,只会引发强烈反扑。

呵,其实,侄儿丝毫不怀疑,以当日王叔气性,恐怕恨不得把世家全部犁一遍吧?将他们的土地私产充公?重新分配?

哼,真是了解我。赵昊微阖双目,音色低沉,“那你待如何?”

“其实,土地买卖,也不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交易流转,其本身并不会造成国家震荡。只有数目巨大,达到兼并之量,才是危害。

而这种兼并,通常出自世家勋贵、皇亲官员,伴随着各种倾轧迫害的不法之事。这点,王叔想必也是清楚,故而,当初挑选下手的,都是子弟品行不端、作奸犯科的家族。

所以,侄儿以为,这种强权之下的兼并,从根本上来说,与土地的自由买卖与否并无直接关联。朝廷的治理,不妨把重点放在规范土地买卖手续上,使之合理有序。以法令限制交易数量,着有司主导买卖过程。交易额度越高,抽税越重。等等。”

说到此,程知意味深长地盯着赵昊双眼,“当然,这只是其一。

侄儿真正想要的,是变更赋税之法,由“舍地税人”向“舍人税地”方向发展,做到唯以资产为宗,不以丁身为本。

这样一来,租税徭役便不再据丁口征收,而改以财产多少为计税依据。

农民地少人多、生存艰难,世家隐匿人口、瞒报田亩,何其不公?

圣人云:不患寡而患不均,盖均无贫。一国税收,本就该是调节贫富悬殊的利器。”

“陛下深谋远虑,只是,臣昔年清丈土地尚且成为众矢之的,如今,陛下欲依贫富分等征税,岂非触犯了世家的根本利益?

你所谓的,改制与否不是重点,改制能否带来利益才是关键,又从何谈起?

莫不是因为你是皇帝,便不顾忌将有的激烈反对?”

程知笑意加深,“闻得王叔此言,侄儿很是高兴。之前,王叔可是挑动世家与父皇离心,如今却来警示侄儿,这充分表明,王叔忠肝义胆,对大晋一片赤诚。”

“你……”我不是赵晟,岂会如此短视。你所言,确实于国有益。

“利益之下,世家绝非铁板一块。王叔,你先前,是强行清丈土地。而侄儿如今,准备用世家子来定户等。”

“世家子?呵,你想挑起他们互相争斗?只是,这人选不好定吧。有这个野心的未必有这个本事,有这个本事的恐怕能看出你意,还要考虑名声、威望,等等。

纵观朝中,那么,是严氏?呵,还是许氏?

说来,你究竟是怎么拿捏住的许济昌?就因为许皇后行刺?那你未免太小觑许济昌此人了。他纵然贪恋权势,却绝不会为眼前之利轻易左右。”赵昊嗤笑一声,想起当年许济昌那毒蛇般的蛰伏和关键时刻的致命一击。

“王叔误会了,侄儿岂会如此托大。

不过,若是侄儿一意孤行,要让严家领命,你猜朝臣会如何?”

“呵,一意孤行?陛下你都说一意孤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死得其所系统 最新章节第74章 12.19——,网址:https://www.wx74.net/10/10407/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