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12.24(2/2)

作品:《死得其所系统

这等法令一旦施行,会造成何等后果。伯安,你怎么看?”

“老师,你可还记得,二十余年前,赵王封江南一事?赵王野心勃勃,也是妄图动摇祖宗根基,想要大刀阔斧拿世家开刀,可结果呢,最终只导致天怒人怨。今上不纳诤诫,岂不是在行赵王之事?昔年有先帝拨乱反正,如今,亦然。”

“住口!你知道自己在什么么?”周礼安本想问问这个自己很是欣赏的年轻后生的看法,可谁知却是听到这么一番话,“她如今已是皇帝,而赵昊昔日只是皇子。”

“那又如何?拨乱反正,何时都不迟。况且,老师不也是这么认为?学生可是记得,老师气愤之下,曾经过,若今上真是朽木,还有几位皇子殿下。您还有,今上为君不仁,与臣下争利,何德何能端坐大殿之上。”

“你?你也是气愤之下,口不择言。我受先帝遗命,辅佐新君,怎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举?”

“老师,今上可是需要您的辅佐?可曾接纳过您的进言?忠君之道,先忠于社稷,再忠于君王。再者,昔日先帝突遭大劫,为大晋江山计,匆忙择立储君,可彼时,三殿下、四殿下方入朝不久,才华能力还未曾显现,否则焉知能有今上之机?”吴景书见到周礼安表情气愤,神色动摇,便加上最后一句,“况且,今上女子之身,本就非正溯。”

“那你待如何?”

“老师,学生观察过,三殿下才能平平,浅薄无知,非人君之象。而四殿下内敛沉稳,谦逊低调,颇有先帝之风。今上倒行逆施,日后必使上下离心离德。届时,老师身负皇命,有辅政之责,自当挺身而出,力挽狂澜,另择新君。”

……

作者有话要:

咳,有个问题想看下大伙儿的意见。我这风,遣词造句什么的,都比较偏向言,尤其是涉及到朝政之事,这样会不会显得不好看啊?

现在满屏的抗日剧,我家母上大人爱看,经常飘进我耳朵里,就有个毒点。我就奇怪来着,你日军好好商量军事战略进攻战术什么的,居然用中?日本人之间对话,日本人和伪军汉奸对话,都用的中?不是很理解编剧怎么想的。

我写这个,背景就是古代,是正剧,涉及各种机谋诡意,你来我往的交锋,劝诫、进谏、找茬、游、设局、下套,等等,这些用言才会有味道,用大白话好奇怪的感觉。

我就想顺便问一句,上一章写得咋样啊?朝臣的争论,严骥的辩驳,沈祁丰的逢迎,程知的推拒,这些,不会难看吧?!

看评论看得我有点方……

&l;/div&g;
本章已完成! 死得其所系统 最新章节第82章 12.24,网址:https://www.wx74.net/10/10407/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