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三五章 孙策身死,孙权受命(1/3)

作品:《汉末风采

广陵郡太守陈登一直想杀死孙策,解除来自南边的威胁。

裴午阳认为离间大臣,分化统治见效太慢,而且凭借自己对孙策的了解认为可行刺杀之事,于是与陈登一起策划暗杀。

孙策性喜打猎,经常在外追赶野兽。他的坐骑曾经追赶过鹰隼,速度也不落下乘,所以被称为“海东青”,海东青速度极快,卫士们的马根本追不上。

孙策乘马驱驰时,得到消息的裴午阳率领另外两个陈登联系到的死士埋伏道旁,趁孙策松懈之时用箭射中孙策面颊,孙策大怒,不顾伤口崩裂,策马将三人全部杀死。

孙策受伤很重,召唤张昭等人,对他们说:“中原正在大乱,以吴、越的人力,据守三江险要,足以坐观成败。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!”

又令人把孙权叫来,把印绶给孙权佩上,对孙权说:“率领江东的人马,决战于疆场,与天下英雄相争,你不如我;遴选贤才,任用能臣,使他们各尽忠心,保守江东,我不如你。”

随后,孙策独自留下周瑜,说道:“我这一生中,从来没有相信过别人,凡是都亲力亲为。在我不到十八岁的时候,父亲就战死了,留下我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。

自那时起,我就知道,如果不用我的肩膀去抗,母亲和弟弟妹妹们是会死在这个乱世的。

我知道父亲是大汉的功臣,可是朝廷无力嘉奖,周围的诸侯又落井下石。

放眼望去,满是虎狼,特别是袁术还觊觎着父亲留下的不足千人的部队。

我该怎么做?是手足无措的痛哭吗?是在恐惧中愤怒吗?

不!那样的话,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我那死于国难的父亲!

当时的我的确独自哭过,但是哭过之后,我就含泪立志,我不仅要替父报仇,我还要继承父亲那匡扶汉室的愿望,可是现在看来,是没有这个可能了。

公瑾,你是我唯一的好友,我从来没有像信任你一样信任过任何一个人,江东,以后就交给你了。

我,要休息了。”

周瑜,这个孙策的同龄人,此时一言不发,望着闭目休息的孙策,抱拳退出内室,他的表情,看起来很是平静,但他的内心,也许如屋外的大江一般翻滚吧。

后来医生调治箭伤,孙策伤势缓和,医生告诉他,说这伤可以治,但应好好养护,一百天不能有剧烈活动,也不能动怒。

孙策拿过镜子自照面目,看到被毁的容貌,想起曾经雄姿英发的自己面对的是无数崇拜的目光,对左右说:“脸成了这个样子,怎么还能建功立业!”奋起虎威,推几怒吼,创口迸裂,当夜死去,时年二十六岁。

这时,孙权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,孙权悲痛号哭,没有去主持军政事务。

张昭对他说:“孙孝廉,这难道是哭的时候吗?”于是给孙权换好官服,扶孙权上马,要他出去巡视军营。

张昭率领僚属,向朝廷上表奏报孙策的死讯,并通知属下郡、县,命令各地官吏和大小将领都严守岗位。

周瑜则担任中护军,与张昭一起主持军政事务。

当时孙策虽然已经占有会稽、吴郡、丹阳、豫章、庐江、庐陵这几个郡,但偏远山区,还未全部控制。流亡客居在江南的士大夫,也还怀有暂时避难的想法,与孙策、孙权未建立起稳定的君臣关系。

但张昭、周瑜等人认为可以与孙权共同完成大业,于是尽心尽力地为孙权效力。

孙策十七岁丧父,二十六卒,十余年间建立大业,少年英万,勇锐无前,真一时豪杰之士!有后人陈林道驻守江北之时,京都诸友人一起邀他到牛渚山聚会。陈林道谈玄理谈得很好,大家想一同和他辩论,要驳倒他。陈林道却拿如意支着腮,远望鸡笼山感叹地说:“孙伯符志向、事业都没有如愿!”独自黯然神伤,感古怀今,于是大家坐到散时也没机会谈论。

当时江东大臣和当地大族慑于孙策的声威不得不拜服于孙家脚下,虽然以程普、韩当为首的一些老将和以周瑜为代表的年轻俊杰一心为孙氏,但是其他的部下有些人见孙权年轻,对他能否成就大业,持怀疑态度。

有的部下徘徊观望,有的想另投新主。

很多部下逃亡叛变,庐江太守李术也开始不听孙权的命令,亡叛之人大多都投靠了李术。

甚至孙权的堂兄平南将军、交州刺史孙辅都因为担心孙权没有能力保守江东,而趁孙权出行时派遣使者与曹操暗中来往。

结果孙辅暗通曹操之事,被人告发,孙权回来后,假装不知道此事,与张昭共同召见孙辅,对孙辅说:“兄弟之间的不愉快要说出来,为什么要叫外人来呢?”

孙辅否认没有此事,孙权将孙辅与曹操往来的书信拿给张昭,让张昭拿给孙辅看,孙辅惭愧的无言以对。孙权于是尽杀孙辅的近臣,削减他的部曲,将他流放到东部幽禁。

李术的叛乱是得到江东大族的背后支持的,孙策的强势使得他们不得不服于强权,然而孙权威势不足,他们便唆使李术当出头鸟,以观孙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汉末风采 最新章节一三五章 孙策身死,孙权受命,网址:https://www.wx74.net/168/168959/1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