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架

设置背景

上一章

返回目录

下一页

第一一二章:每人都有此生必做的一件事(1/2)

作品:《别有用心的爱

外婆却说:“雪,我是一脚进棺材的人了,世上已没有我不能经历不能接受的。他朱贵平不容我,又能奈我何,他总不能杀了我。可是,我曾答应我的女儿,要将她的女儿,抚育成人。还有北北那孩子,那么小,如果我们走了,谁来照顾他?指望朱贵平那酒鬼吗,还是指望那两个不成器的哥哥?”

寒雪不再言语。母亲走之前,也曾把忆北的手放到她手里:“小雪,他的姓氏再不堪,却始终是你弟弟,你亲弟弟。”

她自己,何尝不想继续读书,那是改变她命运的唯一途径。

为了她的学费,外婆做过很多事。年近60的老人,捡过垃圾,卖过菜。附近乡镇农忙的时候,外婆就拿着一把镰,一家一家地问:“要短工吗?”

后来附近一个乡邻见外婆可怜,教了她做豆腐的手艺。于是,晚年的外婆,一个碾磨,一挑担子,一把年纪,便开始了她卖豆腐的生涯。

寒雪心疼。中时,她已在二中读寄宿,一个月回来一次。每次回家,见到苍老干瘪的外婆,佝偻着身子,挑着几十斤的豆腐担子沿街叫卖。寒雪抢过去,却被老人推开:“快回去写作业。”

“婆婆,你这样辛苦,我如何写得下去。”寒雪死不放手。

“你要真不心疼我辛苦,就给我好好学习,混出个人样,让我以后不再卖豆腐。”外婆语重心长。

寒雪不得不放弃。站在街头,看着老人驼背的身影,在凌晨的雾中消失。只有那声音:“豆腐,新鲜的豆腐,刚出锅的豆腐。”,久久地,回在寒雪耳边。

她开始以一种近乎虔诚和膜拜的心对待她的学业。每个人都有压在她灵魂上的东西。外婆,是母亲的承诺。而压在寒雪心上的,是外婆肩上,日复一日的,那几十斤豆腐。

她本就天资聪颖,又勤奋,每年的成绩,都遥遥领先,拿回来的奖状,整面墙都贴不下。朱贵平看着碍眼,要当点火燃料烧了。外婆却当宝似地供起来,一张张的,贴上去。

寒雪每次回家,外婆都几乎不让她做任何家务,只要她专心读书。朱贵平又觉得她惯着孩子,便使唤孩子去挑水。

为了节约水费,从寒雪她们住进这个家开始,便是外婆和母亲去附近乡下的水井里挑水用。

“你缺德还是缺水啊。”外婆指着门口满缸的水:“淹死你都够了。”

“淹死你这老太婆。”朱贵平愤愤回嘴,却也不再干涉祖孙俩。许是外婆的勤劳;许是年月久了,始终有了相的感;尤其是中间还有朱忆北连接着两人的血缘,总之,朱贵平不再像从前那样,苛刻无。闲暇时,他还会帮着外婆干点家务;老人生病的时候,他也会接过担子,沿街叫卖豆腐。

都老了。那些不甘和忌恨,都臣服软化于长岁月面前。

“雪,不要记恨他,他本质上也是个善的人;只是,面对生活,有些懦弱。”外婆劝寒雪。

&l;/&g;&l; ='-:r'&g;&l;r&g;r_('r1');&l;/r&g;&l;/&g;&l;&g;

如果说对待生活,朱贵平是懦弱,那外婆,一定是那个比男人还强悍的,扼住命运咽喉的人。

她出生于江南的书香世家,从小锦衣玉食;嫁的,也是这世上数一数二的翩翩君子。后来家道中落,随外公下放到东北。再后来,外公因一些变故,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,留下外婆和母亲,孤儿母。冷暖自知的年月里,外婆褪去大家闺秀的矜持,养育母亲,带母亲挖过野菜,帮别人做过针线,带过孩子。直至母亲工作,结婚,有了家庭和儿女,目睹母亲的深刻的幸福和失败,辗转随女嫁到异乡,丧女,贫困,阅人脸,仰人鼻息,抚育女儿的遗孤。于命运面前有异常的倔强和敛。

“雪,你不属于这里,你必须走出去,去寻找你的根,还有更广阔的天空。而读书,是你唯一出。”

寒雪亦向外婆保证:“婆婆,总有一天,我会自己的力量,带你和忆北走出这里。”

外婆却笑着:“我这么一把年纪了,还能去哪里。你婆婆这辈子啊,去过太多地方了,从南到北,又从北到南。这一辈子啊,我想我是活够了。如今,我老了,也累了,所以我想啊,就在这里终老算了。雪,外婆不求你大富大贵的报答,外婆只恳请你一件事,我百年之后,你能许诺我一场体面的葬礼。受了那么多污言秽语的侮辱,我想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。然后干干净净地,下辈子,投个好胎。”

不知怎的,每次聊到这个话题,寒雪就难过。彼时,她以为是自己无法接受老人的离开,后知后觉才知道,那竟是一种预兆,一种命运即将与愿望背道而驰的预兆。

15岁那年,寒雪中毕业。而外婆,因为常年积劳成疾,双罹患严重风湿,暮年的她,不但挑不起重担卖豆腐,连走都异常吃力。还是寒雪,拆下一辆废弃拖车的两个咕噜,用一层木架连接在咕噜上,便是一张简易的轮椅。考虑到是夏天,寒雪还细心地用竹片编织了草席盖在木架上,显得清凉。她还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别有用心的爱 最新章节第一一二章:每人都有此生必做的一件事,网址:https://www.wx74.net/20/20412/114.html